丽江古城里的这扇门,竟有这么多故事?

“六合门”是丽江纳西族民居中细木作的精华所在。记事开始,家中精工雕刻的“六合门”一直伴随着很多丽江人成长。丽江古城的民居建筑是纳西族建筑艺术和建筑风格的集中体现,它是在纳西族原始的井干式木楞房的形式基础上,吸收融汇了汉、白、藏等民族建筑的一些特点而形成的合院式建筑。在这些建筑中,无论哪一坊房屋,底层明间面对天井的一面,在两侧抱柱枋之间多为三组六扇雕饰精细的隔扇门,在丽江称之为“六合门”,纳西语称“堂屋空”或“置空”。

(丽江古城光义街光碧巷3号余家花园正房)

(隔扇的结构)

对于“六合门”称谓的含义,大致上可以归纳为两层。一是“六合门”为六扇可开合的门扇,故名“六合门”;二是六扇门左右外侧的两扇格心雕刻最常见的内容为象征吉祥的马鹿和仙鹤,同时代表春天的季节,称为“鹿鹤同春”,根据谐音有“六合同春”的隐喻。

“六合门”在形制上与中国其它地区基本相同,即在每扇隔扇用接头自上而下分作五个框,分上、中、下三块体积等同大的绦环板,上面雕刻简洁的线条及图案,或者不做任何装饰。在三块绦环板之间,上、下两个面积较大的框内分别称为格心和裙板,本地木工还另称格心为窗心或上板,称裙板为肚心板或下板。

(七一街兴文巷17号下房“暗八仙”六合门)

丽江古城处于山区盆地的地理环境,是一个多元文化汇聚的地方。汉族文化对丽江的影响非常大,它是促进纳西族现代文明及经济发展的重大动力,同时也是引发丽江文化变迁的主要因素。随着纳西族与汉、白、藏等民族在经济、文化上的广泛交流,很多工、医、学、商、艺、匠等诸方面的人才不断来到丽江,先进文化地区的建筑、工艺、医学等多方面的文化也传入纳西族社会并逐渐繁荣昌盛。

(新义街百岁坊36号“美女窗心”格子窗)

丽江古城民居从平面布局来看,有“三坊一照壁” “四合五天井” “前后院” “一进两院”等几种院落基本型式,在实际建设中每种型式又有多种不同的处理。此外,由于经济条件、地形状况、环境因素等不同,前几种基本平面型式又分别发展为少量的两坊拐角、四合头、多进套院、多院组合等类型。

而以天井为中心来组织平面,是丽江传统民居建筑的一个重要特点。不管何种平面类型,都有一个近似正方形的大天井,天井内或置盆景,或种花卉。天井三面或四面布置房屋,每坊通常为一明两暗的三间。

(丽江古城光义街光碧巷58号赵宅庭院)

除了宽大的天井外,家家都有宽大的“厦子”,“厦子”即外廊。正房、次房和下房面向天井均挑出的腰檐下方的走廊,统称为“厦子”。

中国建筑中讲究对称,于是通常安置在“厦子”中间堂屋位置的“六合门”,自然成为这些装饰中的重点,并以“六合门”为中心,将前方的花罩、光子枋上下的花板,以及两边的暗间大窗、厦穿、照壁装饰,通过雕刻或装饰图案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装饰和功能的紧密结合,以及装饰和结构的紧密结合,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华所在。将“六合门”分作六扇,也体现了装饰性和功能性的完美结合。同时,也可以六扇全打开,甚至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卸下,不但在使用上节省了空间,并且看上去更加美观。如果堂屋较窄,那么也可以将六扇改为四扇,起到同样效果。还有的将单独两扇设于楼梯口,或作厢房门。

(五一街文明巷7号下房“厦子”)

(新义街百岁坊35号正房“六合门”)

由于丽江深受汉学儒家文化的影响,大部分建筑并没有华丽繁复的张扬,而更倾心于书香门第式样的淡雅风格,这种风气的盛行,使得整个丽江古城民居的建筑风格也相继统一在这种清新淡雅的书卷氛围之中。于是,作为最重点的格心装饰雕刻,就成为体现主人审美情趣的重要载体。从考查获得的资料来看,六合门装饰的图案内容基本上来源于汉文化,除了斗窗的形式中用得最多的“斜旋马蹄窗” “梅花窗” “菊花窗”等形式外,更多的是表达美好寓意的吉祥图案,还有部分以“渔樵耕读”为主题,结合博古纹样组成六幅图案。

(二新义街密士巷原李达三故居“六合门”格心残片)

丽江古城传统民居“六合门”整体看来,在形制上与中国其它地区基本相同,如果要在形制上做分类,那就是格心形式的变化,可根据格心的不同形制将“六合门”分为一块玉、斗窗、美女窗三类。

一块玉:这种形制的格心,由一块完整的木板制成,上面多为透雕或镂雕图案,在本地称为“一块玉”。有的雕以人物图案,有的雕以“治家格言”或“福禄寿喜”文字,更多的是做成多层透露的漏雕,底层为“卍”字穿花图案,俗称“万不断”。面层则雕以象征吉祥的鸟禽动物、四季花卉、琴棋书画、博古器皿等,本地称之为“四季博古”。后一种漏雕有些花饰与大理白族民居一致,但也有一些在白族民居中没有出现,原因是一些丽江本地的文人画家参与了格心图案的设计。

(光义街忠义巷66号前院六合门)

斗窗:除“一块玉”的格心形制外,还有用2—3组平行的棂子(经过雕刻的木条)拼接成各种图案的格子窗,本地称为“斗窗”。斗窗图案变化丰富,结构精巧,常见的有“斜旋马蹄窗”“梅花窗” “菊花窗”“四星归月”等,除此之外,还有“文字加花” “链子加花”“双喜加花” “双圆归菊” “绣球加花” “小马蹄加花”等多种形式。

(“二十四孝”格心 杨玉昭制于约1885年)

美女窗:另外还有一种做法,即在格心后部安装一块可升降的木板(在门扇边框上设槽与梢钉),根据需要可装可卸以调节室内采光与通风,板上画上国画或写书法,本地称为“美女窗”,更好地考虑了功能与审美的结合。

(光义街光碧巷58号赵宅后院下房二楼美女窗 制于1905年)

(七一街兴文巷27号和宅正房六合门“四季花鸟”格心 制于20世纪40年代)

“六合门”制作使用的工具与中原木工使用的基本一致。边挺的加工多为木工常见的锯、铇、锛、凿以及墨斗。而格心雕刻中最重要的工具是凿子,一般分为圆凿、平凿、斜凿、三角凿四类。有的又根据加工层次的不同有直柄和曲柄两种,还有一些异形凿,主要用于多层次的镂空雕,改进一般刀具用于制作更为复杂的作品。

(凿子、斜格尺)

一套完整的“六合门”制作分四个部分完成:整体的设计、格心(绦环板、裙板)的雕刻制作、边挺的制作与组装、整体上漆或赋色。一般来说,这四个程序分别由图稿设计者、雕刻匠人、木匠和漆工按顺序分工完成,房屋的主人作为工程的总监或设计者始终主导着整个过程。也有的先置办格心,然后根据格心的大小比例来设计“六合门”单扇的结构。

(奚正藩先生制作的“链子加花”斗窗样品)

(丽江黑龙潭得月楼一层的隔扇门)

具有丽江特色的“六合门”本土制作工艺由于匠人们精巧的手艺和本地文人画家的积极参与,呈现出形式简练、主体突出的特有风格,为丽江传统民居建筑艺术增添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丽江古城七一街兴文巷36号美女窗)

文旅头条融媒体 通讯员 张愉 文

来源:“纳西话賨”微信公众号

责编 陶优

审核 陈大衡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