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时玩转丽江古城 南北贯穿古城篇

推荐理由

走古城最繁华的街道,体验丽江最热烈的气息。2.路线古城北门玉河广场→东大街→四方街→大石桥→百岁坊→七一街→古城南门。(线路从南向北亦可)3.沿途景点大水车、四方街、科贡坊、大石桥、溢灿井、百岁坊、三眼井。4.沿途景点介绍大水车:不在此处照相,就不算来过丽江古城矗立于丽江古城北门的大水车与写有“世界文化遗产”的照壁以及古城浮雕构成了丽江古城的标志。如果没有在丽江古城的标志物前留影纪念,那就算白来一趟丽江古城。水车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劳动工具,纳西先民用它舂米磨面,把低处的水提往高处灌溉农田。现在在一些偏远的地方,这样的水车仍然在使用。大水车昼夜不停地旋转,清澈流淌的玉河水和被水车掬起后又落下的“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水声,带给人们轻快、悦耳的享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方街:丽江古城的心脏四方街纳西语叫“芝虑古”,意为街市的中央或城市的中心。四方街每天11:00—11:30;14:00—14:30;16:00 —16:30有纳西歌舞表演。每周二、四、六19:00-19:30有纳西打跳表演。取名四方街一说是四方街的形状像知府大印,土司取名权震四方之意。另一说曾经这里是茶马古道人流、物流集散地,道路通向四面八方,意表志在四方。丽江古城是茶马古道的商贸重镇,四方街则是这个重镇的贸易中心。古往今来,曾经的四方街白天商贾云集,买卖兴隆,周围的几座桥都成了商品的专卖地。科贡坊前的这座桥叫卖豌豆桥,西南角的这座桥叫卖鸭蛋桥。到了夜晚,尤其是节日的夜晚,这里又成了歌坛舞池,纳西人燃起篝火唱山歌、跳锅庄。明代土司的诗句“一匝芦笙未吹断,踏歌起舞月明中”,就是这种盛况的真实写照。科贡坊:文化丽江的文化故事科贡坊原本是为了小巷内杨家的“一门三举”而建的。丽江在清朝的雍正元年实行“改土归流”,由原来的土司世袭统治改变为由中央政府委派的有一定任期的流官统治,丽江从此就由封建领主社会进入了封建社会,社会制度的变革极大的激发了民间子弟的读书热情,从“改土归流”到清末废除科举180年的时间里,丽江先后出了六十余位举人和七位进士。“一门三举”发生在丽江这样一个长期受土司统治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是一桩具有轰动效应的大喜事,于是官府和民众捐资在这里建了一个两层的科贡坊。清末,这个小巷里又出了丽江最后一个进士和庚吉,于是,乡亲们在原址上重建科贡坊,并升为三层。"

大石桥:丽江古城众桥之首大石桥是古城东西两部分的交通要道。为明代木土司所建,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曾经是麻布的专卖地,所以又称“卖麻布桥”。因以前从桥下中河水中能看玉龙雪山的倒影,又名映雪桥。该桥是双孔石拱桥,拱圈用板岩石支砌,桥长10余米,桥宽近4米,桥面用传统的五花石铺砌,雨不泥泞旱不飞灰。大石桥负载了几百年古城的商旅往来,市井交流,是名副其实的古城众桥之首。百岁坊:百岁老人之家新义街的百岁坊巷,北起古城大石桥,南至七一街崇仁巷,长350余米,宽4米。清代道光年间,巷内有一老人寿达108岁,于是绅民建“百岁坊”以示纪念,此后便把这段街道叫做“百岁坊”。在纳西语中,百岁坊叫做“激鲁浦”,意思是河对面的村庄。此巷沿河店铺,多数为工艺品店、小吃店以及部分客栈。"

溢灿井:丽江古城的甘甜泉水溢璨井位于大石桥以北三十步之遥的密士巷内。纳西语“阿溢璨”,意为“右边的村寨”。一说是“驻扎过军队的地方”,据说是因为元朝的军队在此驻扎而得名,二说是此地曾为木氏衙署所在地的右边而得名。关于密士巷名字的由来:民国时期,巷内住了几名欧美传教士,他们与居民交往时称呼“密士特”,久之此巷便名“密士巷”了。溢璨古井与丽江古城诸多水井别具特色之处在于它有自然天成的石盖板。溢璨井清纯凉爽甘美可口,一直是巷内外居民的饮用井。三眼井:纳西人的用水智慧从古至今,古城居民形成了约定俗成的文明用水方式,在造井方式上创造了“三眼井”。利用城内涌泉修建的三眼井,分上池、中池和下池三个部分,上池饮用、中池洗菜、下池洗衣的合理用水方式,充分显示出纳西人保护水源,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的聪明才智。在过去,古城里有乡规民约:晚上十点前后到第二天早上十点前后,是居民到河里打饮用水的时间,任何人不得在河里浣洗或扔垃圾。如果过了这段时间还要打饮用水,就要到散布在古城中的泉水井、三眼井里去打。这就保证了古城居民的生活用水。每逢年节,在各水源地上还要燃香敬神,称为“买水”。水源地常常可以见到张榜公布的“护井公约”。"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