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非遗行丨“朵翀”:遗留在“三江并流”地区的千年古歌

文旅头条讯(融媒体记者 李亚 文/图)在美丽的金沙江畔,有一种民俗歌舞在这里源远流长。1200多年来,来自丽江市玉龙县塔城乡的百姓们仅靠着口口相传,便将它传承至今,它就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朵翀”。

“朵翀”为藏语的音译,“朵”指聚合、聚拢,“翀”指在一起,意为“聚合在一起歌舞,一起齐心协力”。为了调查这个遗留在“三江并流”地区的“朵翀”现状、传承情况,日前,丽江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县)非遗中心一行走进塔城乡,深度挖掘民间文化遗产。采用录音、录像、数字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真实、系统地记录代表性传承人口述史、歌舞形式等全面信息,为后人留下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寻访民间非遗传承人

清晨,一行人从丽江市区出发,前往玉龙县塔城乡寻访民间非遗传承人。沿途满是墨绿山林,山林的顶端是无尽延绵的云雾,随着塔城乡越来越近,一个山间盆地中的村落随之显露出来,“朵翀”民俗歌舞传承人和学圣的家就在塔城乡十八寨沟。

抵达和学圣家时,他正坐在屋头火塘旁和妻子唠嗑,柴火烧得旺旺的。说明此行目的后,和学圣立马与大家款款而谈:“民间的歌舞多圄于口传,‘朵翀’也不例外。‘朵翀’过去主要流传于滇川藏地区,是一种用藏语吟唱的古歌,以口传形式流传于民间。”和学圣今年79岁,已是一名古稀老人,但谈起自己热爱了一辈子的“朵翀”,他兴致勃勃、精神抖擞。

和学圣是一名纳西族,因当地纳西族、藏族等多民族聚居的特点,他具备很强的藏语基础。很小的时候,他便跟着父亲学唱“朵翀”,后面又师从多名前辈,如今熟练地掌握“朵翀”歌舞技艺及全场戏剧的仪式仪规。一唱一辈子,如今的和学圣不顾年老体弱,只要有人愿意学,他便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掌握的歌舞技巧传承给更多人。

在和学圣家,记者注意到,他时不时拿出手机翻看,原来这是在等他的徒弟们“上线”。“村里对‘朵翀’感兴趣的,经常会到家里交流学习,但也有部分人因为离得远,我就在手机上教他们,给他们网上授课,还是有不少乐趣。”和学圣说。

和学圣虽然年逾古稀,但有一颗好学的心,通过微信授课,本身就是展现了老非遗传承人的新气象。几十年来,他为“朵翀”爱好者提供了学习机会,也吸引了更多研究者踏入“朵翀”领域来。

“朵翀”起源于1200余年前

除了和学圣,在玉龙县塔城乡,还有和青斌、和茂贵等“朵翀”民俗歌舞传承人。

据和青斌介绍,“朵翀”民俗歌舞相传起源于修建西藏山南桑耶寺。763年,赞普赤松德赞组织人员修建桑耶寺,由于受地理条件、自然环境以及人力财力等因素影响,直到775年才建成,历时12年之久。落成之夜,人们相聚在桑耶寺里围着篝火,举行盛大庆典仪式,歌舞演出通宵达旦。演出时男女分站,拉手或搭肩,内容包括模仿动物表演、歌曲演唱和话剧对白,再现了生产生活场景。整台演出取名为“朵翀”,这也是“朵翀”的由来。

此外,据《蛮书》记载,纳西族先民在唐初已经分布在金沙江中游两岸,“磨些蛮,亦乌蛮别种类也。铁桥上下及大婆、小婆、三探览、昆明等川,皆其所居之地。”金沙江也被称为“磨些江”。唐朝中期以后,藏族先民从康藏地区迁徙到物产丰盛的塔城乡,入乡随俗,他们加强“朵翀”民俗传承力度。此后,“朵翀”民俗也成为了处理纳藏关系的需要,也是对“阳春白雪”文化的诉求,“朵翀”民俗也因此在塔城乡比较完整地保留传承下来。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歌舞之乡的塔城乡百姓们,又自觉恢复了“朵翀”民俗歌舞。2016年7月,塔城“朵翀”民俗歌舞被列入丽江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被列入云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朵翀’以歌舞剧形式展开,分为12场,共108首,其间穿插有4部话剧。主要特征为保存历史悠久,无乐器伴奏。此外表演时间长,主要通过口耳相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综合性、完整性、广泛性和民间传承性。”和茂贵介绍。

“‘朵翀’有一套完整严谨的固定模式,严肃、高雅贯穿整个歌舞过程。整场歌曲的旋律及舞姿随时间变化而变化,什么时间唱什么歌、唱几句、跳什么步伐都有讲究。”和茂贵接着说。

现如今,和青斌、和茂贵两人已成为塔城乡境内“朵翀”民俗歌舞活动的中坚力量,同时他们还承担着到乡村小学传授“朵翀”的义务。他们想让这个文化遗产,源远流长的传承下去。

加强对优秀文化遗产保护

通过连日的走访调查,记者了解到,“朵翀”民俗歌舞是纳藏文化交融共生的具体事例,反映了当地人遵循天理、崇尚自然、包容和谐的精神特质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执着追求,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审美价值、精神构建价值和社会和谐价值。

然而,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也面临着传承后继乏人的危机。近年来,掌握“朵翀”歌舞的老年人逐年减少,而年轻一代又大多不感兴趣,“朵翀”歌舞日益边缘化,呈现出年龄性的传承危机。

在全球化、城镇化、数字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历史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凸显它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其无穷的魅力。在很大程度上它依然是人们生活方式重要及核心的部分。下一步,丽江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县)非遗中心将多措并举,进一步保护和传承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不断的传播优秀文化,丰富百姓生活,不让遗产变回忆。

责编 马寅瑞

审核 邱忠文

(作者:李亚)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