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丽江,公共文化服务也是一条通道丨省级试点单位:文林村

编者按:为有效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提升文旅事业产业总体效能,近年来,丽江市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原则,积极探索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的路径和方法,切实提升文化和旅游服务质量,让市民、游客各取所需,以菜单式为市民、游客服务。丽江现有5个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融合试点单位,其中1个为国家级,4个为省级。为此,文旅头条特别策划专题报道,为增强文化自信,做深文旅融合,探索一些可行路径。

系列报道(三)

丽江市古城区大研街道义尚社区文林村民小组(以下简称:文林村)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省级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融合试点单位。作为试点单位,文林村结合自身紧靠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区位优势和民族文化优势,制定了“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守护古城活态文化、建设文林古村落文化旅游村、大力发展村落经济”的振兴目标,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完善城市休闲功能、基础设施建设,巩固提升旅游发展水平。

(2020年文林村乡村春晚)

以文化立村 守护古城活态文化

文林村,地处丽江古城东郊,其村名“文林”,有“文仕如林”“文化茂林”之意。这里共有居民162户、536人,是古城内留守住活态文化的村落之一。

(文林村“花雨东林”石坊门)

走进村落,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镌刻有“花雨东林”四字的石坊门,除了满满的历史文化感,还寓意着吉祥甘露喜降城东文林,是一个幸福的期盼。

作为“乐舞之乡”,文林村非常注重文化传承。村内设有“纳西古乐、白沙细乐、热美蹉、勒巴舞”四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点。同时为促进乐舞文化传承,积极发掘和培育传统文化传承人,组建了乐舞队,经常性开展各类文艺活动。

(纳西古乐演奏)

(游客观看热美磋)

为促进民族传统手工艺传承,文林村依靠深厚的群众基础,大力挖掘纳西传统手工艺传承人。在兴盛手工艺传承力量的同时,也成了文林村旅游发展的优先因素。

(教游客书写东巴文字)

与此同时,文林村依托多民族聚居的特点,大力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通过组织各民族居民共度“花雨东林”火把节、同吃“长街宴”、共话文林轶事等,充分营造文林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民族氛围,推进民族团结一家亲。

(火把节赶街)

开展试点工作后,为提升文化内涵,文林村建成了集藏书楼、古城区图书馆分馆、古城区文化馆分馆、党员教育实践基地、村史馆、书画展厅、大研民族文化展厅、先农坛遗址碑等功能为一体的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中心占地2100平方米,配套建有文娱广场、戏台、旅游公厕、停车场等。接下来,文林村将通过“花雨东林”民族文化走廊,展示文林村多元文化发展,展现村内多元文化魅力,带动旅游催生更强的发展动力。

(藏书楼)

以党建强村 健全村落基础设施建设

文林村设有1个党支部,有党员49名。近年来,文林村始终以“党建+旅游”的工作思路,着力打造特色民宿,建设以品尝美食、休闲观光为主题的旅游产业。

(文林村长街宴)

(文林村特色民宿)

自开展试点工作以来,文林村党支部不断推进党务公开、村务公开,重大事务实行民主决策、阳光运行,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先后投入项目资金2360万元建成文林新村的各种公共设施。同时,绿化、美化、亮化、污水处理等系统配套建设同步推进,目前,文林村公共绿化建设面积已达到20000㎡。

(文林村东河游路)

在党支部加强党建、发展庭院经济、打开产业发展的新格局下,文林村“生态宜居、环境优美、恬静安逸”的人居环境得以建成,基础设施得以健全完善,群众满意度、幸福感得以提升,可以说,“宜居、宜游、宜业”的美丽文林村,成为了“天下人居”的典范。

(文林村民族文化团结广场)

抓特色、挖活态、谋发展,文林村走出了一条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共建共享和服务效能整体提升的新路子。


文旅头条融媒体记者 李亚 见习记者 和丽珍 文

文林村 供图

编辑 沈艺

审核 马永虎

(作者:李亚 和丽珍)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