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求学游子有感:丽江这片神奇的土地,就是我的故乡

有人说,故乡是人生的起点站,也是人生的终点站。我们在故乡出生、成长,然后离开这片土地远行。但正如南飞的大雁终将飞回,落叶终将归于尘土,我们所有的旅途,归宿仍然是这片生养我们的故土。不论时间长短,兜兜转转,我们终将回到故乡。

近日,丽江一位在外地读书的大学生,写下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喜爱,抒发的情感引起大家的共鸣,一起来读一读!(以下为全文:)

随着列车慢慢前进,时隔半年,我终于又回到这儿——我日思夜想、魂牵梦绕的地方。当列车缓缓驶进站去,雪山开始慢慢进入我的视线,当列车停靠在车站的瞬间,我激动万分。收拾好行李,我慢慢下车,当我跨出车门的一瞬间,雪山和文笔海吹来的风与我撞了个满怀。没错,这就是故乡的风,故乡的温度,故乡空气里充满着的特殊味道。所幸,我回到故土,所幸,故乡还是故乡。在文学的世界里,有太多关于故乡的描写:“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那是一份对故乡的念想;“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那是一份对故乡的亲近。而始于“初心”,归于“故乡”是我对故乡的承诺。

我的家乡有着美丽的雪山净地,有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有传承了千百年的东巴文化,有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几千年的民族。没错,丽江,这片神奇的地方,就是我的故乡。我从小生活在丽江,在读大学之前,我没有对故乡有多大的眷恋,或许是已经习惯了丽江的生活方式,习惯了所谓慢生活的“丽江速度”和“丽江态度”。而在读大学以后,由于远离家乡的原因,我对故乡有了更深的眷恋。

(木琼晓 摄)

丽江,这座中国西南边陲的小镇,在横断山脉的崇山峻岭中有着它独特的味道。在以前,旅游业还没兴起的时候,丽江是安静的丽江,那时的家乡,放眼望去,皆是原野、乡村,“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田地耕作仍保留着传统的二牛抬杠,土地和农业,仍是我家乡父老乡亲们赖以生存的生活支柱。古城里熙熙攘攘的都是本地人,纳西话是通行的语言,四方街有卖柴火的,卖小猪崽的,卖刚从地里挖来的带着泥巴的茨菇,还有挥汗砍猪肉的妇女……那时的丽江,犹如一位久经风霜的老人,独守一隅,自得其乐,与世无争,散发着特有的魅力和特色。

(木琼晓 摄)

但在我有记忆以来,丽江是有许多游客的,我家也在景区周围,导致我对家乡的印象都是游人和汽车。小时候的我,只觉得丽江有很多游人,他们皮肤都很白。在我慢慢长大后,我开始知道丽江发展主要依靠旅游业,而丽江的旅游业主要依托于纳西族独特的东巴文化、建筑文化、生态文化,尤其以三大世界遗产——丽江古城、东巴文化、三江并流而闻名海内外。

(木琼晓 摄)

长大后,丽江依然是丽江,古城里的小桥流水人家依旧,但游人多了起来,大街小巷都播放着摇滚、民谣歌曲,玉龙雪山上吹来的风依旧凉意生;还有束河的流水,白沙的宁静;玉水寨中清冽甘甜的泉水,玉峰寺弥漫着万朵山茶的芬芳,玉水寨东巴们的吟诵,烧香炉袅袅不绝的青烟……这就是我的故乡丽江。对于我们离家的游子来说,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个或若干个故乡。地域的故乡安放我们的身体,精神的故乡安放我们的灵魂。

(木琼晓 摄)

从小,东巴文化带给我的感觉特别神秘,古老的象形文字,老东巴念经和祭祀活动时别样的仪式。它如同某种神秘力量,一直对我的生活有着影响和感染。从小在纳西和东巴文化浓厚的环境下长大的我,在大学报考专业时,选择了学纳西语。故乡带给我文化的力量,它给予我的是不断发展的纳西文化,是东巴文化的神秘,是我想传承弘扬发展传统文化的梦想。而我能带给故乡的,是对纳西文化、东巴文化的传承,是希望故乡的文化能发展得越来越好。故乡是小时候的想逃离,长大后的怀念,是离开后的无尽想念。“归去来兮,人生不过是离乡和归乡”。故乡给予我的,是力量,是成长,是人生态度,永远是人生的启明星。而我能给予故乡的是传承、是保护、是寄托、是美满。


来源:“纳西话賨” 微信公众号

作者:和秋荷

见习编辑 刘榕杉

审核 陈大衡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