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丽江还伴着细雨,微微带着寒气,尽管河畔的榆杨已是萧条,但依旧挡不住丽江那透骨的美,我虽然喜欢城里的灯火余光,可是相对于山川峡谷的静谧,我更偏好于后者。
记得那一回远足观音峡,三两好友结伴而行,车窗外,体会到的是静谧安祥。那时正直仲秋时节,路旁是金灿灿的稻田,依稀记得自己还说过:如果是盛夏,景致绝非一般。
车摇摇晃晃行使在公路上,我们有说有笑,总感觉时间不是自己的,过得飞快。似远的路程相对于时间,变得那么近。到了停车点,车已不能往峡谷下走,我们只好徒步向前,大约十分钟左右,我们到达目的地,从谷底看四周的山,葱葱的、暗暗的,感觉越来越神秘。
沿着小道往里走,视野愈加开阔,听着山谷里溪水潺潺的声音,好奇心也就越来越重。观音峡作为丽江一景,不愧于这里厚重的人文色彩和自然的鬼斧神工。峡谷陡崖,碧水千里,实是一绝佳圣境,每一个景都如此细腻,如此动人。走了些许路程,才知道我们脚下的是茶马古道,实感这悠悠岁月虽带走了这故国遗物,却留下了漫漫情怀。眼前依稀重现古滇栈道昔日之辉煌。
经过茶马古道,行于木家桥,游于木家别院,油然而生的是历史的厚重感,承载了木氏家族的多少风霜雨雪,心中更多的是惋惜与悲凉。秋日里的艳阳依旧喧宾夺主,尽管漫步翠竹丛林,也抵不过这刺眼的光,逼人的热。辛有这峡谷幽泉,流水丛生,再多的疲倦也就消逝了。
一行人经过峭壁下的竹林,晃如眼帘的是一泻千里的银河,飞流直下、急湍甚箭。阳光下,终现七彩的霓裳,耀眼夺目。滴落下的水珠正好解了这一路行走来的疲乏。在泉水里,满池的金鱼跃跃欲出,更是喜人。在一旁的山洞里还站有一尊观音雕像,来到这里,突然才想起,这一路走进峡谷,凡有水处皆有观音像,观音神态各异,小到莲池,大到瀑布叠泉,或站立或卧坐一像,静幽的湖水,翠竹柳林,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更显得古色古香。更贴切“佛地海”这一盛赞。
一言一语间,观音峡名字的由来也揭开了帷幕。可是我们的行程也该闭幕了,用叶圣陶老先生的话说,就是“侥幸万分的竟然是晴朗的正午的离别‘一切都安适了,上岸回去吧,快要到开行的时刻了’”。也许真的该到说走的时候了,天也渐渐暗下来,峡谷的风也愈演愈烈,秋日里的凉也告诉我们该走了。
回看今日的行程,谈笑间,竟享受到了这无比的欢趣,一天下来尽管充斥着疲倦,可是内心一直都是火热的。喜欢这拖着厚重历史色彩的文化底蕴,喜欢这峡谷清风的自然景观,更喜欢这浓郁的人文色彩。抹不去的是仰观天地间,或有秋风起,长诉故人情的感觉。观音峡游玩的行程到这里就结束了,带着一日的欢愉回去,只是为了迎接下一次更美好的行程。
来源 游云南客户端
责编 张云海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