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炸粑粑、水焖粑粑……好吃的丽江粑粑,竟还有那么多故事!

丽江人爱吃粑粑。

鉴于丽江人的这份热爱,不少生活在丽江的外地人甚至会将馒头、花卷一齐喊作“粑粑”。

当然,这也怪不得外地朋友指鹿为马,毕竟丽江人早点可以粑粑配酥油茶,中午可以粑粑就炒洋芋,晚上还能围着火塘吃粑粑。

丽江的粑粑品类繁多,有水焖粑粑、油炸粑粑、火烤粑粑、锅边粑粑……而油煎的“丽江粑粑”算得上个中顶流,如今是游客到丽江古城必尝的一道名吃。

今天,我们就要讲讲关于“丽江粑粑”的由来与制作。

如果下回有朋友来丽江,在带他去吃丽江粑粑时,你千万别忘了和他讲讲关于丽江粑粑的故事。

“粑粑司令”与施棺会

说起丽江粑粑,李仲欣是个绕不开的名字,正是得益于她对传统粑粑的创新与改良,才让我们有了如今的口福。

1925年,云南军阀争权,唐继龄率部队在丽江围剿土匪刘兴武,将刘包围在马鞍山上。为保住地方安全,丽江官方与乡绅十分支持唐继龄,于是动员群众为唐团官兵送口粮。

丽江民众纷纷捐献粑粑,但无人敢送往前线,只有家住关门口的李仲欣挺身而出,相邀几个好友,带头将粑粑背上了前线。人们佩服李仲欣的勇敢,于是称她“粑粑司令”。

1930年,李仲欣嫁予清末奉科兵营的汉族军官余福奎,丈夫拿出本钱叫她谋职业,她说:“我是粑粑司令,我就卖粑粑吧。”于是在关门口开了间粑粑店。

△制作丽江粑粑的纳西妇女

原本,丽江只有一种椒盐干巴巴,李仲欣在此基础上创新了咸、甜两种口味的油炸粑粑。甜粑粑有豆沙、蜜饯、白糖、红糖等多种馅,咸粑粑则有火腿、油渣、鲜肉等多种,再配上咸、甜两种口味的酥油茶,颇受丽江人欢迎,成了时兴的高级食品。当官的、有钱的常常到她家吃早点。

丽江县志办有记载,李仲欣是纳西妇女中的一个怪人,有不受伦理道德约束、不留情面、不拘小节的一面,也有侠义心肠、不惧官府、同情贫苦百姓,替他人解忧,不计得失的一面。

1940年,瘟疫侵袭丽江,有贫苦百姓无力购买棺材安葬,地方乡绅组织“施棺会”叫李仲欣负责。无论哪家有人去世,她都亲临现场,发现若是困难户则一律料理安葬。

施棺会后来随着瘟疫一同消失,但她却终生做起此项慈善,但凡有人求她施棺,她都一一答应。自从义务做起施棺会,她便将粑粑店的生意交由两个儿媳妇经营,很少在店里待客。

1951年,她被冠以女光棍、烟贩、枪支子弹犯等罪名而被判入狱,1963年释放回家,1976年病死家中。这位名声赫赫的纳西女强人,却只落得老境凄凉。

和面就跟交新朋友一样

“我见着阿仲欣呢时候,她已经是驼起咯。两个媳妇,赵凤仙和维西小脚婆,是粑粑做得最好呢两个咯。”

回忆起与晚年李仲欣的唯一一次碰面,74岁的李春芳一边模仿阿仲欣佝偻的模样,一边感叹这个女强人的老境凄凉。她曾师从赵凤仙学做丽江粑粑,在丽江县商业局饮食服务公司工作了27年,退休后又将手艺传授给三个女儿,帮助她们在古城里开起了一家丽江粑粑铺。

女儿们负责店铺经营,李春芳早已不用像年轻时那样一个个地做粑粑,但是她仍旧起早贪黑给店里准备材料。她就是幕后的“技术总监”,面粉、化油、火腿、红糖……都得一一把关,亲手制备。

为赴我们的拜访邀约,淡季不出师的李春芳一早就来到了五一街的铺子里,身后还背着满满一筐材料。她要和女儿们一起亲手制作丽江粑粑,让我们尝尝最地道的香、酥、脆。

和面,是制作丽江粑粑的核心技术,粑粑的形态与口感全由这一步决定。主材料选用丽江产的高原麦面,按比例混合青稞面与米浆,水的计量与温度则是和面时最关键的要点,不同的天气和面粉都有不同的配比。

“到现在都还是学习的过程,我也会犯错误呢。”说起和面,就连“大师傅”李春芳也流露着几分谦卑,“以前做粑粑,门口客人是客人等起,我汗都出来了,但粑粑咋个擀都擀不开,哭都想哭咯!”

“也没有一个标准的配比,每一批面不同,比例和水温就要自己掌握,就像我妈说的那样,和面就跟交新朋友一样”。二女儿李万珍是姊妹里手艺最好的,跟着母亲学习多年,她已经能很好地掌握和面这项看似“玄学”的技艺。

刚揉好的面像婴儿肌肤一般柔软轻盈,还带着一丝如同体温的温热。接下来要将面团在大理石板上摊开,使其温度稍稍降低,避免过度醒发,在这一步之后丽江粑粑将有层层酥脆的口感,也将与外酥里绵的喜洲粑粑有了分别。

掌握了“朋友的习性”,备好的面团在手里便十分“温顺”,不稀不硬,不缩不塌。取一段面团,擀成毛巾大小的面饼,抓一把化油和油酥均匀抹上,咸口或是鲜肉的还需要撒上椒盐、葱花或者肉末,然后双手轻轻托起“毛巾”两段,将它慢慢拉到一米长,面皮变得薄如书纸,再将它卷起来,过油煎炸时就将出现层层脆皮。

“以前都是一个个做,现在是一长条呢搞出来,再一个个呢擀,手法创新了,做得也更快一点了。”李春芳说,卷好的面团稍稍醒发后揪作一段段小面团,椒盐火腿的要沾上火腿末,甜口的则要裹入红糖,再用擀面杖一点点将面团擀成巴掌大小的圆形粑粑即可等候煎炸。

擀好的粑粑顺次放入电饼铛,菜籽油在微微斜置的饼铛里有浅有深,粑粑“由浅入深,再由深入浅”一个轮回后,表皮瞬间变得金黄。红糖馅的粑粑最考验手法,稍有差错就会让红糖溢出,搞糊整锅。翻面也是个技术活路,若是用力过猛,粑粑会被搅得稀碎。

等油脂在粑粑表面的缝隙滋滋作响,冒出热气时,一块丽江粑粑就大功告成了!

在丽江粑粑的口味问题上,游客与丽江人有着巨大“分歧”。游客爱咸口、爱肉馅,李春芳和女儿还为此增加了一种鲜肉口味;丽江人则更钟情红糖馅,一口粑粑就能满足人们对油脂与甜味的追求。

吃粑粑还得配佳饮,清香的红茶能解粑粑的油腻,醇香的酥油茶能让回味更加无穷。当然,你也可以试试肥宅快乐水,粑粑可能会更加甜美!

做粑粑留下“后遗症”

丽江粑粑美味,李春芳50多年“粑粑生涯”却十分不容易。

1964年,李春芳作为社会主义教育工作队成员,在大理、剑川、石鼓等地工作,随着社教运动结束后,李春芳于1965年回到丽江。工作队的同事们都进入机关担任文职,李春芳则因为不识字,被县里分到了商业局饮食服务公司。

“当时有些失落呢,公司里面基本都是老妈妈,只有我一个年轻人。”李春芳说。

1966年,李春芳在公司经营的旅社干了一年打扫卫生的杂活,第二年才正式开始学习制作粑粑。“当时赵凤仙呢粑粑最有名,我跟起边看边学呢,有不会呢就去他们家里面请教。”

当时,赵凤仙制作的粑粑比所有人的都酥软,李春芳仔细观察后发现是因为赵的面和得比较稀,于是她自己在家试验制作,再给女儿们吃。不断摸索与尝试,李春芳的手艺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

“那时候怕闹钟不响,迟到了让人家等,人家定起早早要来拿粑粑,我做不出来咋个整?”李春芳说,因为怕迟到,她那时候整夜难眠,直到退休后也难以睡个安稳觉,算是留下了“后遗症”。

△女儿李万良(左)李万珍(右)

李春芳家住北门坡,那时每到雨季就常有山洪倾泻,她就独自打着手电筒,穿着雨鞋涉水去上班。“同事都和我说,我来晚了的话都以为是被水冲走咯。我倒是不怕黑,但是人家等起拿粑粑咯。”

有一回,为住在丽江宾馆到访领导准备早点,李春芳从凌晨3点开始,一个人完成了200个粑粑,在7点半准时交给了人家。在她的“粑粑生涯”里,这样为手首长、外宾服务的经历还有许多,提起这些往事,她十分自豪。

不好好做,就把我的照片撕掉!

1994年,李春芳从饮食服务公司退休,但她并没有离开打粑粑的台子,继续在家里做丽江粑粑。后来,又有了如今的粑粑铺。

李春芳对自己有要求,她说要对得起客人,不能给丽江丢脸。她希望女儿们能够将手艺传下去,也再三嘱咐女儿们不能作假,要对得起顾客。

“我说你们不好好做,就把我的相片拆下来,你们自己愿意咋个做就咋个做,但必须把我的名字拆下来,相片撕烂掉。”李春芳略有激动地说。

女儿们确实也恪守着母亲的要求,二女儿李万珍做每一个粑粑都认认真真一丝不苟;三女儿李万良会和每一个客人建议,粑粑少切几刀会更好吃,有人告诉她这是白费功夫,她说别人听不听不管,她只想顾客尝到最好吃的丽江粑粑;为了坚持粑粑的品质,李家的女人们还曾果断拒绝了要求他们削减材料成本的合作商。

李春芳对品质的坚守,也获得了顾客的信任。在一次展销活动中,就有一位老顾客来到李春芳摊位前和她说:“二十年前为你排队,二十年后还是来为你排队。”

就在我们采访当天,一位路过的游客见李春芳的粑粑铺前围了许多人,上前来打量一番后,回头与同伴说“就是葱油饼。”便转头离开了。

我想每一位热心推广家乡的丽江人,都会想上前去纠正这个旅客的错误认知。但转念一想,觉得这粑粑是什么,是不是正宗或是不是文化遗产,都不再那么重要。只要咬下去的那一口,会吃出家的味道,那就行了。

从李仲欣到李春芳,她们都从未累于这些外在的意义,做粑粑不过她们糊口的营生和一生的职业,她们更执着于自己做出的每一个粑粑是否让顾客吃得高兴。

管他叫它大饼还是披萨,只要他吃开心了,就会永远记得有那么一道美食让他的丽江之旅多了一份美好的记忆。


来源:微丽江

编辑 沈艺

审核 陈大衡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